线上买球官网-(中国)官方网站
师资队伍
陈奉林.png  
基本情况

陈奉林,1985年本科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学系,199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,200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,分别获历史学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。日本早稻田大学、京都大学访问学者,早稻田大学中华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;曾任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,现为线上买球官网-(中国)官方网站教授,博士生导师,研究方向为日本史、东亚史、东方外交史。

主讲课程

日本史、日本历史与文化、日本史专题研究、东方外交史

主要兼职

1、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;
2、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委员;
3、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;
4、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理事;
5、中国华侨华人历史学会理事;
6、中国朝鲜史学会常务理事;
7、早稻田大学中华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。

出版专著

1、《战后日台关系史》(专著),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4年;
2、《东亚区域史与丝绸之路研究》,魏志江、张晓刚、陈奉林主编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9年;
3、《东方历史上的对外交流与互动》,张晓刚、陈奉林主编,世界知识出版社,2018年;
4、《印度崛起与东方外交》,李涛、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,澳门大学出版中心,2016年;
5、《东方外交与朝鲜半岛问题》,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5年;
6、《东西方文化与外交方略比较•实践篇》,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,澳门大学出版中心,2014年;
7、《东西方文化与外交方略比较•理论篇》,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,澳门大学出版中心,2013年;
8、《东方外交史中的日本》,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,澳门大学出版中心,2013年;
9、《东方外交与台湾》,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,澳门大学出版中心,2011年;
10、《东方外交史之发展》,陈奉林、魏楚雄主编,澳门大学出版中心,2009年版;
11、《中国近现代外交史》(参撰),熊志勇、苏浩主编,世界知识出版社,2005年;
12、《殖民主义史(东南亚卷)》(参撰),梁志明教授主编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9年。此课题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“八 •五”重点项目和国家教委社科研究项目;
13、《有成集——宋成有先生从教45周年暨古稀纪念文集》,主编,九州出版社,2015年;
14、《梁志明执教治学60周年文集》,韩方明、陈奉林主编,世界知识出版社,2021年。

发表论文

1、《东方外交史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再探讨》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2年第1期;
2、《东方历史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——以日本学者研究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22年第5期;
3、《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兴起与学科体系创立》,《世界历史评论》,2021年冬季号;
4、《区域性的国际交往与东方外交圈的形成》,《海交史研究》,2021年第1期;
5、《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:成就、趋势及其启示》,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0年第6期(《新华文摘》2021年第5期转载);
6、《<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>所见中外交流与东方外交》,《北方论丛》,2020年第6期;
7、《东方外交史研究:历程与前瞻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》,2020年第2期(本文收入《史学史研究》2020年第4期摘要);
8、《对东方国家崛起趋势下东亚史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想》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,2020年第2期(本文收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历史学》2020年第7期);
9、《对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构建的一些思考》,《中华文化论坛》,2020年第2期;
10、《古代东亚外交圈的形成与发展》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,2020年第1期;
11、《东方外交史学科的创立与编纂实践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20年第1期(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0年第5期转载);
12、《西方的冲击与近代东方国家外交体制的自我调整》,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9年第2期;
13、《东亚史学科建设问题鼎谈》,《世界历史评论》2019年春季号;
14、《建立中国周边学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初步探索》,石源华主编:《中国周边学研究文集》,世界知识出版社,2019年版)。
15、《日本的东亚史研究及其启示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18年第1期;
16、《从东方外交史的角度看马六甲王国沦陷的影响》,《太平洋学报》,2018年第11期;
17、《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步构想》,《人文杂志》,2015年第10期;
18、《从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两栖建设中寻求中国的发展》,《太平洋学报》,2015年第5期(本文收入万明、杜常顺主编《中外关系史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8年版;《大众日报》2015年7月9日转载,名为《一带一路的双栖战略》);
19、《古代西太平洋贸易网与东方历史研究》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5年第2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2015年第6期);
20、《从东亚区域意识到东方国家的整体崛起——对东方国家历史进程的再认识》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4年第5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2014年第11期;《大众日报》2014年10月22日转载,名为《东方国家的“个性化”发展道路》);
21、《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东西方文明交流交汇的曲折历程——深入探讨东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复杂因素》,《历史教学》,2013年第7期(下半月刊);
22、《東アジア地域意識から東アジア共同体への構想》,林華生編:《アジア共同体——その構想と課題》,蒼蒼社,2013年;
23、《东方外交史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13年第4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2013年第12期);
24、《东方外交与古代西太平洋贸易网的兴衰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12年第6期(本文收入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3年第4期“论点摘要”;收入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:《东西方文化与外交方略实践篇》,澳门大学出版社,2014年);
25、《印度的崛起及其对大国目标的追求》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2年第3期(本文收入李涛、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《印度崛起与东方外交》,澳门大学出版社,2016年版);
26、《中华经济协作与西太平洋经济圈的构建》,《太平洋学报》,2012年第1期(本文收入李思名、陈尚懋等主编《全球化与区域合作:两岸四地的经济、社会和政治新关系》,香港教育图书公司,2013年);
27、《东方外交史研究初探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10年第3期;
28、《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09年第3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, 2009年第12期;收入张锡镇主编:《多视角下的东亚发展研究》,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0年);
29、《东亚区域意识的源流、发展及其现代意义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07年第3期;
30、《冷战时期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探索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05年第1期(本文收入李一平、庄国土主编:《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,2005年);
31、《东亚历史上围绕朝鲜半岛问题的大国较量》,《亚太研究论丛》第8辑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1年(本文收入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:《东方外交与朝鲜半岛问题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5年);
32、《对近代大国崛起的再思考》,《外国问题研究》,2011年第2期;
33、《中日关系在东南亚:历史发展与评估》,梁志明、张锡镇等主编:《东盟发展进程研究:东盟四十年回 顾与展望》,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8年;
34、《战后初期的美日关系与台湾问题》,《历史教学》(高校版),2008年第10期;
35、《和谐世界理念对东亚合作的启示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07年第12期(本文收入李思名、薛凤旋、黄枝连主编《后金融海啸时期的中国与东亚经济协作》,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,2012年版);
36、《日本的崛起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利用》,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》,2007年第2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,2007年第9期);
37、《近十年来国内东南亚殖民主义史研究述评》,《东南亚研究》,2007年第3期(本文收入李谋、杨保筠主编《中国东南亚学研究:动态与发展趋势》,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7年);
38、《佐藤荣作与日台关系》,李玉、梁云祥主编:《文明视角下的中日关系》,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6年;
39、《从大文化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在东南亚的冲突与融合》,《东南亚研究》,2005年第6期(本文收入任钢建主编:《中国—东盟文化共生与包容性发展》,知识产权出版社,2013年);
40、《对东亚现代化进程中威权政治的思考》,《外交学院学报》,2005年第4期(本文收入李文主编《东亚:宪政与民主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5年);
41、《战后初期中国对日占领问题的来龙去脉》,《历史教学》,2005年第2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,2005年第8期;收入魏楚雄、陈奉林主编《东方外交史中的日本》,澳门大学出版社,2013年);
42、《“日台条约”与战后日台关系框架的确立》,《外交学院学报》,2004年第4期;
43、《池田勇人内阁时期的日台关系》,《国际论坛》,2004年第6期;
44、《试析岸信介内阁时期的日台关系》,《东北亚论坛》,2004年第1期;
45、《蒋介石与战后日本天皇制》,《史学集刊》,2003年第4期;
46、《吉田茂执政后期日台关系初探》,《台湾研究》,2003年第2期;
47、《中日邦交的恢复与日台“外交”关系的终结》,《外交学院学报》,2003年第3期;
48、《战后初期日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》,《台湾研究集刊》,2003年第2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中国外交》,2003年第10期);
49、《关于日本与台湾关系的一些思考》,《台湾研究》,2002年第3期;
50、《国内外战后日台关系研究综述──以中国大陆、台湾和日本为中心》,《台湾研究集刊》,2001年第3期;
51、《欧美国家的冲击与东亚国家的反应》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0年第5期;
52、《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的来龙去脉》,《日本学论坛》,2000年第4期;
53、《关于东亚价值观的几点思考》,《外国问题研究》,1998年第4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伦理学》,1999年第2期);
54、《东西方殖民主义之比较研究──以日本和欧美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为中心》,《外国问题研究》,1998年第3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,1999年第2期);
55、《战后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恢复和发展》,《外国问题研究》,1997年第4期(本文收入人大复印资料《国际政治》,1998年第3期);
56、《日本对东南亚政策的源流》,《外国问题研究》,1997年第2期;
57、《冷战体系下的日本与东南亚》,《辽宁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1997年第5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国际政治》,1997年第11期);
58、《儒教伦理与东亚国家的现代化》,《外国问题研究》,1994年第4期;
59、《关于50、60年代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评估》,《东南亚纵横》,1994年第1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史》,1994的7期);
60、《近代日中民族危机意识的比较与思索》,《外国问题研究》,1993年第3期;
61、《儒教伦理与日本现代化》,《日本研究》,1993年第1期(本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伦理学》,1993年第5期);
62、《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》(与周宝印合作),《毛泽东思想研究》,1993年第2期;
63、《试论近代日本民族的危机意识》,《日本研究》,1991年第4期;

文章系列
1、《中国的东方外交史学科体系建设走到了哪一步》,《世界知识》,2021年第6期;
2、《在平实与理性中观察日本——读张玉来著《平成时代(1989~2019)日本衰退的虚与实》,《世界知识》2020年第15期;
3、《<孙子兵法>里的智慧怎样才能应用于今天?——钟伦纳教授专访》,《中国国家历史》(贰拾),2020年;
4、《从<坤舆万国全图>看古代中国与世界——李兆良教授专访》,《中国国家历史》(贰拾壹),2020年
5、《明清时期东亚海域的经济文化交流——松浦章教授专访》,《中国国家历史》(贰拾贰),2020年
6、《怎样看1917~1991年的日苏关系——读李凡著<日本的苏联及中东政策研究>若干感想》,《世界知识》,2020年第5期;
7、《历史上的东亚经济圈兴衰》,《世界知识》2019年第11期;
8、《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——钟伦纳教授专访》,《中国国家历史》(拾捌),2019年;
9、《中国人是否最早到达美洲大陆?——李兆良教授专访》,《中国国家历史》(拾玖),2019年;
10、《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交汇》,《中国国家历史》,东方出版社,2017年第11期;
11、《东方的亮丽景色: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》,载于刘军主编:《中国国家历史》(贰),人民出版社,2015年版;
12、《解读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与现实——评黄枝连先生著〈美国203年〉》,载于黄枝连:《发展范式新论》,澳门大学出版中心,2012年版;
13、《开拓东方历史研究的新视野》,载于罗兹·墨菲著,林震译:《东亚史》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2年版;
14、《重构东方世界的历史图景》,载于罗兹·墨菲著,黄磷译:《亚洲史》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1 年版;
15、《提取和发现那些对当今人类社会有重大意义的选题》,载于黄枝连:《东亚发展的典范转移》,澳门大学出版中心,2011年版;
16、《刘明翰先生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》,载于徐德源、郑一奇、崔莉主编:《刘明翰文存续集》,辽宁大学出版社,2012年;
17、《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》,《世界华侨华人研究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0年版;
18、《评<新编日本近代史>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08年第2期;
19、《评<东南亚近现代史>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06年第4期;
20、《从外交史的角度读<日本起源考>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05年第6期(本文收入纪念《东方文化集成》创办十周年专辑《集成十年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6年);
21、《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学术平台──“古代东南亚历史与文化”学术研讨会综述》,《世界历史》,2005年第5期;
22、《中国外交政策中的侨务问题研究》,《侨务工作研究》,2009年第2期;
23、《东方国家对外开放的历史反思》(笔谈),《历史教学》(高校版),2009年第5期;
24、《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汇的优秀史著──读何芳川先生主编<中外文化交流史>》,《亚太研究论丛》,第6辑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9年;
25、《东方历史在创造中──从“天朝礼制体系”到“东亚经济圈”的探索与反思》(笔谈),《历史教学》(高校版),2008年第10期;
26、《历史学者的探索与奉献》,《历史教学》(高校版),2007年第5期;
27、《从大历史的角度读何芳川先生<中外文明的交汇>》,《亚太研究论丛》第4辑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7年;
28、《日本天皇与侵略战争》,《世界知识》,2006年第14期;
29、《战后欧洲的历史进程──评赵怀普博士<英国与欧洲一体化>》,《历史教学》,2006年第5期;
30、《儒学在日本》,《世界知识》,2006年第4期;
31、《日本政治与外交研究的新成果──评<冷战后日本的“普通国家化”与中日关系的发展>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06年第2期;
32、《开拓日本近世史研究的新视野──评<德川时代史论>》,《日本学》第十三期,世界知识出版社,2006年;
33、《探索走出中日关系困境的一个方案》,《二十一世纪》,2006年8月号(第9期);
34、《儒学在台湾》,《世界知识》,2005年第19期;
35、《1945/46:日本俘侨大遣返》,《世界知识》,2005年第18期;
36、《孔子在欧洲》,《世界知识》,2005年第10期;
37、《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曲折道路──评李元烨<中美两国的朝鲜半岛政策演进历程研究>》,《历史教学》,2005年第6期;
38、《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──评<东亚的历史巨变与重新崛起>》,《当代亚太》2005年第6期;
39、《东亚合作进程的文化解读》,《光明日报》,2005年9月8日第9版;
40、《妙笔华发著新章──读<东南亚历史文化与现代化>》,《东南亚研究》,2004年5期;
41、《<剑桥东南亚史>读后》,《东南亚纵横》,2004年第4期; 83、《对东亚国际秩序的有益探索──评<近世初期日本与华夷秩序研究>》(与苏浩教授合作),《北大亚太研究》6,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4年;
42、《<华人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>评介》,《当代亚太》,2003年第12期;
43、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越南经济──评<当代越南经济革新与发展>》,《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》,1997年第4期;
44、《中国学者眼中的日本外交──评<战后日本外交史>》(1945-1994),《外国问题研究》,1996年第4期;
45、《对东南亚历史的全方位探索──评<近现代东南亚>》 ,《东南亚纵横》,1995年第2期;

科研项目

1、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:《东方国家整体崛起趋势下的外交史研究》(编号:18BSS047)。
2、2011年承担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课题:《对海外涉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》(编号:GQBY2011047)。
3、2007年承担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课题:《中国外交政策中的侨务问题研究》(编号:GQBY2007019)。
4、201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,陶文钊、刘世龙主持“中日美关系与台湾问题”中“冷战前期的日台关系”部分。

联系方式

通讯地址: 100875  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  线上买球官网-(中国)官方网站;
电子信箱:cflin2003@126.com